建设绿色矿山 发展绿色矿业 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动省会低碳高水平发展_泉城新闻_大众网
建设绿色矿山,发展绿色矿业。近年来,济南市把绿色矿业发展作为融入服务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突出重点与全方面推进相结合,持续强化规划引领、科技赋能和动态监管,按照“能建必建,应建必建”原则,持续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方面提升绿色矿业发展水平。
高点站位,谋划绿色矿山建设新格局。济南市政府格外的重视绿色矿山建设,在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绿色转型”,“严格落实山体保护规划,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升,强化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将绿色矿山建设纳入2024年度差异化业务目标工作任务,制定年度绿色矿山建设规划,按照时间节点,分类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其中,对近3年内正常生产、剩余储量可采年限不低于3年的生产矿山,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对长期停产的矿山,指导其尽快恢复生产,具备条件后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对新改扩建的矿山,正式投入生产后1—2年内完成绿色矿山建设评估核查;对资源面临枯竭,剩余储量可采年限低于3年的矿山,依法逐步关闭退出。同时,压实属地监管责任,对纳入绿色矿山建设底数的矿山企业,县级自然主管部门逐矿签订《绿色矿山建设责任书》;矿山企业按照制定的《绿色矿山建设规划》,进一步压实矿山企业绿色矿山创建主体责任,确保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有效落实。
2024年,济南市新增20家矿山纳入第七批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全市现有符合绿色矿山建设条件的矿山52家,其中48家矿山已完成绿色矿山建设并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建设名录,大、中、小型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为93%、100%、83%,提前完成省级确定的“到2025年底,大、中、小型绿色矿山建成率分别达到90%、80%、70%”的目标任务,全市绿色矿业格局初步形成。
科技赋能,推动绿色矿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是实现济南市矿山企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济南市按照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关于绿色矿山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矿业产业升级,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力打造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绿色矿山。
注重数字赋能,建设数智化绿色矿山。督促指导有能力的矿山企业构建智能化系统,推进矿山三维建模建设,将生产的全部过程上传至数智化平台分析计算,实现生产、安全、物流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山东济钢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构建“124+X”智能化系统,融合先进工艺装备与清洁生产技术,实施分层精准开采,保持高回采率;山东鲁碧矿业有限公司运用无人机与大疆智图软件建模、无人值守地磅等技术,构建“开采—加工—运输”全链条数智化体系。同步开展矿坑生态修复工程,配置封闭式输送装置、除尘设施和防护设施,对物料堆场实施全覆盖管理,并强化道路清洁维护。通过厂区生态复绿和清洁生产技术升级,构建资源集约型开发体系,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注重节约集约,推动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济钢环保积极做出响应“三废”综合利用政策,加大技术改造投资力度,将石粉加工为油田钻井泥浆核心材料,提升固废资源附加值;进一步精细加工含泥物料,实现矿山固废资源化、高值化利用,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鲁碧集团锚定“打造国内一流高钙产业”目标,攻克高镁石灰石应用难题,开发出小于3毫米高镁石灰石粉用于炼铁,在盘活资源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成本;研发玻纤石灰、化工石灰等高端产品,并与多家名企开展战略合作,助力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同时优化采矿技术,提升开采回采率;实施回填作业修复地质环境,构筑绿色生态闭环;建设建筑骨料生产线,将废石转化为建筑骨料,实现高效资源化利用。
注重节能减排,全力发展清洁能源。矿山企业将绿色发展与清洁能源相结合,在节能减排和科学技术创新上持续发力。鲁碧集团小上峪石灰岩矿投资1300万元建设3兆瓦光伏电站,年发电350万度,实现矿山生产用电绿色化。
注重科学技术创新,鼓励开展科研攻关。支持引导矿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长期产学研联盟,开展课题攻关,引进国内外矿产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实现矿业发展共赢。平阴山水水泥有限公司引入路王浆技术和卡车智能调度系统;莱钢马庄铁矿自主研发“帷幕注浆堵水”和“胶结充填”新技术,其中“大水矿床井下帷幕注浆堵水采矿技术”入选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鲁碧集团在矿山开采、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科学技术创新项目成果,并在国家级行业期刊《水泥》中发表推广。许多矿山企业都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这些成果不仅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以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绿色矿山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注重示范引领,激发全市绿色矿山建设动能。平阴县在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中,累计投入1.28亿元,治理矿山70余处,栽植苗木160万棵,矿山地质和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矿山企业严格落实保护方案,结合自然地理要素,运用多种生态修复技术,根据边坡条件选择适宜草种与灌木,提升边坡稳定性与美观性;持续提升厂区道路硬化美化环境,对厂区重要区域和路段铺设沥青道路,提升整体道路亮化水平。
动态监管,护航绿色矿山建设长效化发展。坚持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督察和省市督察等工作相结合,对已纳入绿色矿山名录的矿山企业,加强实地核查和动态抽查检查,进一步落实矿山企业绿色矿山建设主体责任。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能现场整改的,现场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对照整改事项、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对发现存在不符合绿色矿山建设规定要求的,以及存在不符合先决条件情形之一的,按有关程序移出绿色矿山建设名录。
推动绿色低碳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征程上,绿色矿山建设仍需久久为功。济南市将以持续打造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绿色矿山为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加强科技攻关,以绿色发展赢得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前景,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多赢的高水平发展之路,为全国矿业绿色转型提供“齐鲁样板”。

